什麼是真正的工作熱情?《越工作越自由》讀後感

到底什麼是工作熱情?
到底什麼是工作熱情?

所謂的工作熱情,與「興趣」、「金錢」沒什麼直接的關連

《越工作越自由》作者 Emily Liu 從事過英語補教業、海上石油探勘、歐美流行預測師。

每個業別都做到頂尖的她,想分享給工作不快樂的人:工作快樂的人到底在想什麼?

無論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、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感到迷茫的人,這本書絕對能改變你對工作的看法。

用一個例子了解,什麼是「熱情」?

你也認為現在的工作很無聊嗎?下面這個例子符合你嗎?

pexels vika glitter 392079 26241553

小明從事基層工作,在咖啡店裡泡咖啡、結帳、服務外場。

他意識到,每天都在泡咖啡,不是他的熱情所在。經過一年的倦怠之後,跑去百貨公司做門市銷售。

就在門市銷售待了快一年,倦怠感再度來臨,這件事也不是他喜愛的事。

久了以後,他每個工作都因為「興趣不合」而轉換領域,十年換了七、八份不同工作。沒有特別的經驗累積。

「工作就是這樣子吧。」小明想。

這個例子聽起來像你身邊的誰嗎?坦白說,我剛出社會時也經歷了這段轉換期。

基層的工作,就像遊戲的第一關

現在讓我們把工作想像成超級瑪利歐,或是任何遊戲的副本及關卡。

pexels denniz futalan 339724 2306897

任何遊戲的第一關,絕對都非常、非常、非常無聊。

想要破關,要先證明自己有破關升級的潛力。

時間回到,小明從事的基層工作,在咖啡店裡泡咖啡、結帳、服務外場。

小明非常認真,咖啡店裡販售的所有流程都相當熟練。

在其他工讀生、正職紛紛倦怠並離開轉到其他領域時,小明依然留了下來。

咖啡店長開始注意到小明是一個相當可靠的人,基本上店裡有他在,不用店長出現就能安心撐過一天工作日。

第二關的開始:招募、管理

pexels charles parker 5845746

「你可以幫忙店裡人才招募嗎?」因為總是留不住人,店長開始詢問小明意見。

小明沒有因為這是份外之事而拒絕,相反地,他答應了。

小明開始參與招募流程:徵才管道、圖文案、人才篩選、親自面試。

因為想找到留不住人的原因,他也提出管理制度的改善:新人教學、班表、分工、甚至是薪資福利。

雖然不習慣,但店長能明顯感受得到小明誠意的協助。

而新人進來以後,小明也一起「帶人」,而且是用心帶,讓新人覺得自己是有被照顧、重視的。

與剛進來泡咖啡的他,今年雖然事務變得繁重,卻累積了一些招募與帶人的經驗。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好管理這件事(可以撐下來)。

第三關:選品、業務

pexels david kokhreidze 2196816 3851219 edited scaled

招人的事還不夠。因為原物料調漲與市場調整的關係,店裡的毛利沒有之前好了。

店長開始想調整品項。小明招募表現不錯,這件事當然找他一起討論。

小明於是開始打聽常客的意見,理解他們的痛點在哪裡,並去了解附近咖啡店的的種類與定位。

店裡食材、原料、設備的供應商名單,小明也研究他們的品項,試著找尋研發的想法。

更不用提,小明每天都要結帳,對店裡的帳務清楚,只要熟悉成本與稅務就能摸出全貌了。

他與店長規劃了一些試賣新品,也努力透過網路行銷辦了一些親子活動,經過試錯與調整,成功把毛利低/賣不好的舊品剔除,加入一些新品項。

這又是一段漫長的兩年,小明又累積了新的技能。這間咖啡店簡直像自己開的了。大家都以為小明是真正的店長了。

工作熱情就是突破、成為一個你不認識的自己

pexels minan1398 1327739

這個例子並不是本書所舉的例子。但就我的讀後感,精神與本書應該是相像的。

現在的小明回頭對比三年前,當時只泡咖啡、服務的他,已經快要可以獨立營運一間店了

作者 Emily Liu 強調的就是這種過程與精神。出於對自己的強烈好奇,勇於探索並嘗試各種挑戰;在一一克服這些工作難題後,長出更強壯、連自己都不認識的那一面。

這就是富有工作熱情的人所指的工作熱情。

對於那些衝勁強、對困難感到興奮的人,看到新的挑戰,心情總是充滿期待。因為他知道這道牆跨過了,自己就又會蛻變一次。而蛻變的感覺是快樂滿足的。

就像小明可以創造自己的第四關:自己創業,尋找股東/投資人、選點拓點、建立經營模式與連鎖,它們都伴隨更龐大的難題。

現在的小明所見的風景與視野,已經和枯燥的遊戲第一關截然不同。

「職業」與「工作」的差異

Emily 認為,人力銀行上的職缺,就像一件件賣場的衣服,已經做好了固定尺碼、顏色。這些只是純粹的職業(Jobs)。

pexels hngstrm 1210484 edited scaled

相對的,工作(Work)才是我們所追求、每個人都需要工作來滿足活在這個世界的使命。而建構工作的軌跡則是獨一無二的。

我們需要的是盡全力在工作中大量探索,並在後期深入領域,在對的位置發光發熱。

這會是一段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職涯過程,沒有人預先設計過,是自己一步一腳印嘗試、試錯所走出來的路。

是認識自己原來可以做到什麼、長成什麼樣子。

沒有預設限制,也不是社會認為安全的道路(讀書-名校-大公司/公職)。

世界很大,我們的潛力無限,所以不急於對任何事下定論。

心態:從現在開始,把自己當成老闆在工作

pexels olly 3771045 edited scaled

如果小明只把自己當作泡咖啡的工讀生,那麼他的眼界就只能到工讀生,他無法知道自己能夠滿足超越工讀生的事、無法滿足對自己的好奇。

Emily 提出了在職場我們該嘗試解決、四種層級的問題,當我們能解決到更深的問題時,你真的會愛上你的工作喲!

  1. 解決顯而易見的問題
  2. 解決容易被跳過的問題:如何解決那些沒人想碰或敢碰的問題?
  3. 解決沒有問題的問題:現有的解決方法能不能再更好?
  4. 解決未曾想過的問題:我能否滿足主管同事們的需要?

當你解決了這四種層級的問題,你也認識了更深、更多面向的自己,成長許多啦!

讀後心得

這本書真的大推給任何出社會、摸不透「工作」這件事意義的所有人(尤其年輕人)!

以往的我很希望上班又涼又閒、好好當薪水小偷。現在我只要上班沒有特別學習或感到掙扎,會客觀審視自己是不是停止了成長。

對於以往輕浮的工作態度加以修正、也對自己的工作選擇更加謹慎。

你說這是不是一本可怕的書呢🤣?(誤)

工作是人生很難避免的一環,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愛上工作,就直接去問那些愛上工作的人吧! Emily 就是其中一位。

調整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,短時間或許看不見金錢或工作的成效,但隨著時間它們一定會越來越好!

當人生目的與工作結合時,你不會一直想著,什麼時候才可以自由,因為你一直都是自由的。

《越工作越自由》 by Emily Li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