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志伴侶微開放式關係經驗談

同志伴侶與開放式關係

開放式關係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題目🌈。

對有些人來說,這是很正當的事情;但對另一些人來說,非常不可思議。

男同性戀既沒有避孕的需要,也沒有傳統夫妻忠誠倫理的束縛,一群雄性動物在開放資訊開放的時代彼此接觸,很容易會有這樣的關係產生。

我自己的初戀,在交往的前三個月就向我試探性地提過開放式關係,當初的我反應相當激烈。部分原因是,當時我才剛因這段戀情向我媽出櫃而已。

一個閉俗了二十五年,終於鼓起勇氣跟媽媽出櫃的人,才過沒幾天又知道對方想要「開放式關係」。對於初戀的我有些晴天霹靂……出櫃之後,自己又要再跨出一次「開放式關係」的檻(舒適圈?)。

究竟是什麼使我「天人交戰」?

過了一年半後的今天,我和他依然還在一起,也算是有點開放式關係。我對於這個詞,好像是有點釋懷了。

於是最近我反覆想,這些轉變是怎麼發生的?

性需求不同、生理不合的問題

首先,我是性慾望比較低,而他是性慾望非常高的人。

在起初的性生活磨合階段,就曾造成過一些摩擦:我不想每次見面都發生性,或是投入太多時間在性上,但他是如同每天要固定吃飯的頻率。

吸引力方面,他的外表也並不讓我「自然地就有性衝動」;他本身也是喜歡追求(性)新鮮感的人。

兩個人的基因與本性天生不同,就像適合北方生長的小麥,遇見南方生長的稻米,是很難改變的事,卻也是遲早要面對的事。

當時的我不能認清現實,意識到性需求不合其實是嚴重的事情。總以為這件事可以忽略或呼嚨過去。

此外,我還要承認自己無法滿足他對性的渴望、還要想像未來有人共享肉體的畫面。這對初戀、剛接觸感情的人來說,進展實在太大了。

剛開始的嘗試

直到熱戀期的前半年過去,又過一陣子以後,我們開始嘗試兩個人一起去同志三溫暖。

記得我們剛結束出來的時候,他感動地說:「好久沒有摸到別人的🐔了。」

我說…「我也是🤭」(?)

在我終於接受自己無法滿足他的性、本身也對他難有性衝動之後,我們就做了這件嘗試。(現在性生活穩定美滿的戀人們,請珍惜)。

這次之後,我們大概一、兩個月會一起去一次同志三溫暖。

對他而言,就像換吃頓新鮮的料理一樣;而對我來說,同志三溫暖只是偶爾新奇的體驗(一樣的錢和時間,我會花在別的事物上)。

看明白這段關係的本質

再一直到後來,我們因為個性與價值觀的磨合,關係幾度不是很順遂。

他邀請我和他一起參與伴侶諮商。某一次的諮商中,他透露了曾經有一次自己去三溫暖,沒有告知我。

他的理由涉及到我倆性的不合、我不穩定的脾氣以及他自身真切的性需求。對他來說,他就是需要經常吃飯的人。

寫至我目前當下為止,我們確實已經將近三個月以上沒有發生性關係。

得知這件事的當下,我其實不算太意外。當然,沒被告知這件事還是有些失望。

我逐漸非常、非常理性地看待這段關係。有兩點非常明確:

第一是,我的對象對性有真切的需求,就像花有百類、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樣,而我卻又是性生活少的人。這些是不爭且不可改變的事實。

我可以選擇耗費心神在這上頭掙扎,但我也可以坦然接受這一切。就像這個世界是複雜、變化萬千、而且不盡完美的,我們還是可以接受它。

第二是,因為一些不明的原因,我們確實還在一起。我們嘗試討論分手,但雙方都感受到一些痛楚與不對勁。

也許只是習慣了陪伴,但更有可能是,有些情感確實超越肉體層面之上(像是一起經歷過生命的風浪,那些特殊的回憶)。

專一是種選擇,利益則是現實

「就像善惡一樣,我們總是可以選擇善良。因此,就算有其他的性慾望,我們也可以選擇堅持專一,只是要不要而已。」

這樣或許描述了不少人的立場,我也認為它是合理的。如果現在的你為了對方而選擇了專一,這真的是體貼而且不容易的決定。

我們總是在每個抉擇中,選擇要犧牲的是什麼利益。是要犧牲年輕時對性的享受,還是承擔與伴侶的不穩定與情緒消耗。這沒有正確的答案。

我也曾對男友說:「我其實你趁還年輕、還帥還瘦的時候,多去外面體驗性。不要因為卡在我這段關係,讓那些年輕時光都流逝去了。你難過我也會難過。」

其實我抗拒的,或許也只是那些,自己必須耗費在開放式關係的寶貴心神與力氣而已。

在接受現實、接受人性、放下自尊之後,也許也不再是問題。

所以,我的立場是…?

我的立場是,開放式關係沒什麼是非對錯(官腔回覆)。

但以我自身的經驗,確實從一開始純粹的黑白,進展到能接受灰色的地帶。

不過,以下的建議還是可以給需要的你參考:

一、專一的人,一開始就找專一的人。性生活契合的話,珍惜自己非常幸運。

二、儘管如此,還是留意,人是會一直變化、光譜經常流動的。你會變、對方也會變。

三、無論如何,照顧好自己的需求。自己一定是最重要的,之外沒有永遠的依靠。

希望這些心得帶給你一點啟發囉!